服务学生做什么?
近一段时间,关于高校大学生生活权益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有的学校学生投诉食堂又贵又难吃,有的学校学生投诉洗澡不够热水,更多的学校学生投诉课堂上到一半竟然被掐断了电源……我们不禁要问,学校为学生服务的项目为什么总是会这般不尽人意?
高校是一种特殊的机构,它有着极其繁重而细致的管理工作。高校的大学生不同于其他的工作者,他们更富有朝气,拥有更广阔自由的思想空间,更具有反抗精神。这就使得高校的工作者的服务理念及服务质量更显突出。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给高校学生提供那些服务,我们究竟为谁服务——学生?
从世界大学的进化史来看,大学的概念在不断演进。19世纪初,大学是以精英教育为主,教学科研并存的独立的学术机构。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大学的职能开始发生变化,由以教学为主转变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并存。社会服务逐渐成为独立于教学、科研之外的一项重要的大学职能。而我国到现在为止真正从社会服务上获得盈利的国立高校还没有,只有一些民间机构的高等研究院所开展的活动是盈利性的。至今,我国的高校依旧是从教学、科研这样的工作产生的创收,这样的创收,可能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高校规模日益扩大所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这样,我国高校不得不另谋出路,寻找新的渠道,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也就此展开。
社会服务,顾名思义,就是组织或者个人投入到社会的、有目的的活动。社会服务的活动是充满多样化的,高校作为社会服务的一项主要活动,其产物就是各种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校园活动。仔细研究你会发现,所有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校园活动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盈利”,不管它是什么形式,其背后都是“利益”驱动。正因为有了这个“利”字,这些活动有了存在的价值,但这些价值到底有多少,却有待考量。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活动能够给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什么价值?这种校园活动是不是为学生服务的真正需要呢?现在高校的学生会,学生社团等机构在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为什么学生参加的多,留下的印象不深,影响不大,作用不大?这就是因为,高校所开展的各种“盈利性”活动并没有真正为学生服务,而只是单纯满足了高校自身对利益的需求。这些活动留下的印象不深,影响不大,作用不大也就不稀奇了。
我们不禁要问,高校应该干什么?
第一,高校要为社会培养人。
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我们的一生都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度过的,我们习惯了以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以分数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必须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习惯,通过高校教育来实践“成才在先,谋生在后”的思想;
第二,高校要为研究生材。
高校学生可能到社会上不一定完全胜任自己专业方面的工作,他们还需要一个过程去磨合,去调整,去适应当前的社会现状。有的学生因为感到了社会的竞争激烈,却在高校时却没有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在求职的时候,往往会因自己眼高手低而不被企业选上,这在高校里,并没有教师来教育他们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做事,怎样去实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