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学为什么排名不高?
这个问题的提法有点问题,“欧陆大学”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包含了像牛津剑桥这样的老牌世界顶尖名校,也涵盖了像巴黎高师这样以培养理论物理学家为主的特殊院校(但巴黎高师的毕业论文字里行间全是物理本质的逻辑思辨,很少涉及数理基础)。而一般我们提到的“G5”或者“常春藤”,则基本都是指北美那些历史悠久的世界级名校了。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表述为:为何欧陆传统名校的排名不靠前? 个人认为原因主要有三:
1.欧洲的历史文化底蕴确实不如美国,毕竟白种人建立的第一批大学是在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相比起美国大学(尤其是常青藤)在独立战争后的快速发展来说落后了一百多年;因此即使是在欧洲自己评选的榜单上,第一等级的学府总是美国的多。虽然近代欧洲(特别是德意)在学术界曾有过辉煌,但是那已经是二战以后的事了,而大学排行榜所考察的研究实力与教学水平基本上又都是二战之前的老黄历了 。。。这里必须说,对于欧美大学历史地位的比较应该分开来看,因为无论英美还是欧陆的大学评级标准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单纯以排名而论确实存在误导——比如如果只看工科,那么英国和美国几乎没有一个高校进前十的(MIT、斯坦福之类其实也不是一流工科大学,只是他们的理工科综合排名很高)。另外就是看具体的专业,有些学校可能在某些专业是天下第一,但是在另外一些专业可能连前一百都进不去。
2.除了历史底蕴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欧洲的大学在科研评鉴上更加重视组群协作(比如CERN,EUROFERRI,LHC等等大科学工程),而美国大学则更倾向于以个人为中心的孤立研究。因此在某些基础学科如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由于有超级计算机和大科学工程的加持,欧美的大学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在排名上自然表现接近;而在中国,无论是基础科学还是应用科学的大学,普遍比之西方都要弱一个档次,因此在各种排行上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低分。
3.另一个原因恐怕就和中国人有关了…… 在任何一本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大概需要花费几千美元的费用,但是如果通过Scopus或者Web of Science来检索文章,中国的高校学者们的论文就会被系统性的降低引用量,也就是说哪怕你花了钱发表在顶级期刊上也未必能够获得应有的引用基数从而被系统评估为该学科领域的顶级研究者。而如果没有足够的引用量和被引频次,即便你真的是某个领域内的佼佼者也会在排行上表现得毫不出彩。这一点对于中国高校尤其如此 。。。。。。在这里不是想为哪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大学洗地,我是觉得任何一本期刊或者排名榜都必有其偏颇之处,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所以没必要一味捧杀或者脚踢谁家的大学。另外就是想说,任何一所学校想拥有好的排名必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没有哪座名校是靠坐享其成而取得今时今日的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