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个移民阶段?

戴雁格戴雁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引用一句网游小说里的名言“元婴出关,天地同寿” 来引申一下中国的移民史:自秦开始统一中国(元婴期)到清末洋务运动(出关期)再到现在所谓的新移民(元婴期),移民的数量没有统计过,但每次移民都是一次大洗牌,都是一些精英阶层主导的,每次都有大批百姓跟着这些有资源的人走出去。 第一次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长城、筑运河、南征北战,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础,同时也把华夏族向外迁移,为日后汉民族建立政权打下了基础;

第二次是汉武帝时期,为了争夺西域的控制权,发动了与匈奴之间的争夺战,使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更多的外族部落融入汉族的大家庭;

第三次是隋唐时期的“府兵制”,为了提高战斗力,唐王朝开始大量吸收周边少数民族士兵加入禁军,并逐步将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和藩镇编入军队,这样既充实了军队的力量又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四次是宋朝,因为重文轻武的原因导致军事力量削弱,而外患又频频出现,所以从北宋后期开始就有大量的北方民众移居江南地区,南宋时更是出现了“苏杭十亿人家”的局面,从而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五次就是明朝的“卫所制度”,为了防御蒙古的袭扰,在边疆以及沿边地区设立众多卫所,配备军队驻守,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汉族人移民西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开原、铁岭等地;

第六次就是清初的“移民拓殖”政策,为了有效管理刚刚收服的广大东北地区,推行屯田制度的同时还鼓励关内人民去关外谋生,因此山东、河北一带有不少移民迁往东北地区定居。

澹台霞函澹台霞函优质答主

中国移民历史源远流长,几千年来没有间断过。第一波移民潮是“闯关东”。东北的“关”指的是山海关,关外就是东北。在清朝时,为了巩固统治,东北一直不对外开放。清朝末年为了充实东北人口,对山东等地的百姓开放了东北地区,“闯关东”从此开始,其主要原因是逃避饥荒和战乱,东北地广人稀也是吸引人们前往的重要原因。这一时期的移民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对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波移民潮是“走西口”。这里的“口”是指长城的关口。明朝时期为了防御北方民族,实施“禁边”政策,长城内、外的人不许往来,清朝时边境解禁。“走西口”由此开始,主要原因是饥荒和贫穷。山西人到内蒙“走西口”,内蒙人到青海、西藏“走唐蕃”,新疆人到中亚、俄罗斯“走浩罕”,“走西口”实际上是中国陆路移民的重要篇章。

第三波移民潮是“下南洋”。这里“下”的意思是从中国本土航行到中国海域和海洋, “南洋”是指东南亚地区,包括东南亚大陆和东南亚海岛地区。“下南洋”的原因有饥荒、战争和贫穷,如广东客家地区,由于耕地短缺,为生存而不断迁居,一部分人南下广东沿海而成为海外移民的后备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