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澳大利亚消费高?

奚小婕奚小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因为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较低,人均GDP很高,所以从人均支出角度,其实它的消费水平并不高(2018年的人均GDP是4.95万美元); 但它的人均收入很高,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7年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人民币26346元(按当前汇率约为4086美元),而澳大利亚为70966澳元(按当前汇率约为31445美元)。 也就是说,一个中国人平均下来每月的收入差不多只有澳洲人的七分之一,但花的钱却几乎一样多。

当然,这跟中澳两国的人口和规模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中国人口只有澳大利亚的十分之一,或澳大利亚人口只有中国人的二分之一,这个差距显然就不会这么明显了。 但我们都知道,一国的人口规模和收入水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比如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人口基数虽然大,但在分配方面并没有体现出来,每个人的生活水平差异并不大;而在改革之后,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

如果以2017年的数据计算,中国人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当于澳大利亚的1.7倍,比20年前的1997年还提高了将近30%。 如果将中国和澳大利亚放在一起比较的话,可以认为中国的居民拥有更高的购买力。 那么问题又来了,在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上都远远低于中国的情况下,为什么澳大利亚的物价和消费水平看起来反而要高很多呢?

这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进入了消费升级的时代。

2、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西方国家面临的是供给不足的问题——工厂产量低,消费品不够用,要凭票证排队买肉买菜。当时西方国家的消费者是有钱就能买到东西,所谓的消费水平是用金钱能买到的东西的多寡来衡量的。 而到了今天,西方主要国家都已经进入福利社会,供给的不足已经转化为供给的选择不足——无论是物还是服务,消费者只要有钱基本上都能买到,差别只是价钱和享受的时间不同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钱所能购买的东西已经无法单纯用物质来衡量了,因为服务也在其中。而我们常说的“消费升级”,实际上就是花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时间(即机会成本)的增加。 所以尽管中国人均月收入只有澳大利亚的七分之一,但却花了差不多同样的钱买东西,这是因为中国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普遍规模较小,无法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必须依靠大量的进口产品来完成生产。 而对于澳大利亚人来说,尽管他们的人均月收入是我们的三倍,但他们花在我们身上的时间和花费却要远远高于我们。这是因为我们的企业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的所有消费者,并且能够出口商品到国外,让澳大利亚人选择的中国品牌和产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得多。

司徒珍露司徒珍露优质答主

1、 道路

道路和路标都是需要花费金钱维护的,澳大利亚有大约924,000公里(574,112英里)的道路,这个长度,可绕过地球23圈,还不包括一些小路和未铺筑的小径!这个庞大的基础设施花费着大量的维护成本。在2014-2015年,维多利亚州向道路和运输部门支付了96.8亿澳币,新南威尔士州的花费更多,达到了144亿澳币。

2、学校,医疗和警察

这些公共服务是纳税人税收的“大头”,他们花费着澳洲大量的财政开支。在2014-2015年,新南威尔士州在这些服务一共花费了663亿澳币,维多利亚州则花费了626亿澳币,而两州的总花费占了全部澳大利亚政府开支的38%。

3、电费

电力生产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不仅需要消耗煤,天然气和石油等原料,还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电力的生产,分配,传送和管理。仅在2014-2015年,维多利亚州的电费支出达到了43.4亿澳币。

4、公共健康

当我们在公共健康上投入的费用越多,我们就会更加健康。在2014-2015年,新南威尔士州为医疗健康系统支付了10.7亿澳币,维多利亚州的花费更多,达到了40.6亿澳币。

5、公共交通,垃圾处理,水务

在2014-2015年,新南威尔士州在公共交通和道路花费了8.21万亿澳币,垃圾处理和水务系统花费了2.7万亿澳币。

6、政府建筑

政府建筑,就像房子一样,需要定期进行修理和改造。在2014-2015年,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在建筑,公园和娱乐设施上花费了45.8亿和30.9亿澳币。

7、养老院,特殊儿童看护

为了保障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权益,为他们提供服务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在2014-2015年,新南威尔士州花费了10.8亿澳币用于养老,残疾人的服务和特殊儿童看护。

8、交通,福利和无家可归者

在新南威尔士州,很多慈善机构在帮助着无家可归者,流浪者,和没有收入的人。很多交通系统都是免费服务。为了支持这些机构的发展,政府在2014-15年花费了1100万美元。

看完上面的解答,是不是对澳洲高昂的物价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