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牛与研究牛的区别?

燕华飞燕华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如果从科研的角度来说,本科生的实验数据也许更“准确”一点(除非你做了特别变态的操控)。因为研究人员做实验的时候,总会受到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最后的结果并不是纯粹由某个变量引起的(即便你控制了所有变量),结果总会有一定的漂移。而本科生实验则不同,一般就是控制一个变量的操作,更容易找到某项研究结果的因果关联。

但是研究者做的事儿可不是单纯找因果关系。例如:两个变量是否有相关性这样简单的事,往往包含了大量关于统计和数据分析的知识及理念,不是想当然能搞定的;更何况是研究设计这种需要相当理论基础和技术能力的事情——这些能力到了博士阶段才会慢慢培养起来。所以不能认为本科生物理学基础好就一定能做出好的研究成果。 此外还有一点,也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一点:在学术界,尤其是基础学科领域,已经发表的论文质量远重要于尚未发表的论文(尤其是研究生阶段的论文)。也就是说,你的文章是否能按时发表,是否发表了,其实比文章的级别(如影响因子)更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一篇刚发表的文章所蕴含的方法、概念等等新意,很有可能被后面的文章复制了去了,或者作为引文进入其他文章的文献链中;而一篇没发成的文章可能确实具有创造性,但是因为作者本人水平有限或者其他原因,这篇创新性的文章也许就此埋没了。所以学术界的公认观念是:已发表的文章比未发表的文章更有“含金量”——尽管未发表的文章可能是作者辛苦耕耘的成果。从这个角度来讲,本科生虽然实验做得漂亮,但是由于研究理念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未必就能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卢康发卢康发优质答主

牛人的类型有很多。

一类是本科非常厉害,后来的博士也做的非常好,一牛到老,这是最让人羡慕的一类。这一类人在中国还不多,因为最好的本科生很多人出国了,没法在国内做博士。像陈天石陈云霁兄弟二人,本科中科大,博士中科大,一牛到底。

第二类是本科就很牛,后来的博士做得一般。这种的在中国特别多,因为好的本科生都出国了,但是没有拿到奖学金,或者自己没有足够实力就只能在野鸡大学里挣扎,做的工作一般,但是本科生底子好,后面发展的很好。像张亚勤,中科大少年班出来的,后来在UCSB读的博士,人家都是这么介绍张亚勤的。实际上UCSB的工学院非常弱,张亚勤做的工作应该一般,但是他从美国回来发展很好。

第三类是本科很一般,博士做的很牛。这种的在体制内特别多。像中科院有些学生,本科很一般,但是由于导师比较厉害,他毕业之后,也很容易被国内高校聘用。而且这种人发展特别好,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底子薄,会非常拼命,后来追上了本科牛人。

第四类本科一般,博士也不怎么样。这种国内国外都很多,但是国外这种人还可以去找工作,国内这种人就失业了。

总结一下,如果不在美国高校,其他的国家,牛人80%都是第三类。如果你在斯坦福,95%都是第一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