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工程能入世界排名吗?
211工程和985工程都是中国的一个知名名校的统称。这其中,211因为包含了几乎所有的一本高校而备受关注。有人说,中国高校的名次在世界范围内大致排得出来,因为几乎所有211以上工程的学校基本都参与过欧美亚澳的国际合作研究,世界排名基本上可以摸准。问题是,中国高校的世界排名靠前的主要是理工类高校,文科类院校几乎未曾见诸于前三十名之外。问题是,中国大学的文科现状,基本上一片狼藉,这从文科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即可得见;理科大学因为理科研究的优势,在西方国家还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主要体现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少数几门学科上。而一般说来,文科所凭借的,主要是人文历史精神、典籍文献积累和语言使用技巧,上述条件,除了中国学生自己知道以外,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多见,更不要说影响世界了。所以,中国文科学科其实无一例外都是摆设。
尽管如此,中国还是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高教政策,弥补文科学科建设的短板。因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发展中文明古国,文科事业如果不能持续发展,对中国未来发展而言将难免成为极大的后患。
理由何在?
一、中国国内现有的文科学科无法培养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这一点,看似不可想象,却是基本国情。中国现代的文科教育始自1912年,当时,中国现代大学尚未诞生,中国文科教育模式基本上是移植西方,尤其以日本为楷模。这样的高等文科教育,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为止,总体上还处于模仿和学习阶段,还谈不上自主创新能力。此后,由于抗战的原因,中国的现代大学纷纷南迁,而南迁中,大批文献典籍毁于战火,这对于中国文明而言,无疑是难以估量的损失。
抗战胜利后,国内战争爆发,中国文科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加困难。此后数十年里,中国现代文科基本未能实现应有的发展,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中国现代文科教育才重新走上正轨;但尽管如此,中国现代文科学科建设仍然一片散乱(这与当时百废俱兴的社会现实是相适应的)。直至1998年,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第三次拨乱反正,提倡素质教育,摒弃精英教育,当时所谓的211和985工程就是其具体体现。
但是,211和985工程大学虽然坚持精英教育,其弊端也开始进一步显现出来———重理工轻文医。这就使得中国的现代大学,缺乏在世界范围内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基础性学科,尤其是人类未来社会需要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人文学科。中国的文科教育,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其现状大致可以描述为:专业目录过细过专,专业培养目标偏窄、方法落后,没有理论创新能力。这样的文科学科,培养不出来具有开拓能力和创新思想的科研人员,也培养不出来适应中国改革开放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中国大学理科的优势,主要建立在实验设备、仪器、条件等硬环境之上。
这样的优势一旦失去了支撑,即失去了继续发展的支撑条件,也就不存在优势的基础了。
三、中国的以翻译和研究外国文学作品而著名的文学大师,无一例外都是从外国学校留学归来的,他们基本上都没有自己独立的文艺理论和批评体系。
这几乎是一个公认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