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做出什么样贡献?
我1978年考入大学,那时候还实行的是分配制度,也就是说大学一毕业,国家包分配工作。 我上的这个大学是当时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我们这一届招生人数很少,只招了六十多个学生,属于很精英的一拨人。 我们这拨人的素质确实很高,毕业后被分配到各地的重点企业工作。
但是,十年后我们国家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取消了分配制度,大学生不再包分配,而是自主择业。 这个时候我们的母校就失去了作用,因为没有一个用人单位会去主动搜索一个大学毕业十年后的人员情况。 这时候学校为了继续发挥作用,搞了一个校友总会,然后成立了几个基金会。
这些基金会有一个共性,就是不管钱从哪里来,只要是捐钱了,就一定会把捐款人的名字刻在学校为校友总会建的一个大楼上,并且大楼里所有的办公室都标注有捐款单位的名字。 这种作法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很多校友看到母校为自己做了这么多,无论自己多有钱,都要尽量往母校捐钱,以表报答之心。
我因为从事职业教育的缘故,经常跟企业家们打交道,我发现一旦校友有了钱之后,只要他的事业还在当地,他一定会尽量回学校再投资,或给母校捐钱捐物。 为什么企业会做这种公益性质的投资呢? 就是因为自己的名字能永远刻在校方建筑上的那种满足感,而且这种建设是有目共睹的,是一种正向的激励。
所以说,如果现在的教育部门或者高校领导能够换一种思路想问题,也许中国的教育会有不一样的景象。